当前位置: 首页 期货知识

近期财经热点事件及看法(当前宏观经济热点问题)

时间:2024-04-24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期货知识 文档下载

农林牧渔业投资增长明显加快,前三季度同比增长21.4%,比一季度加快2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新增17939亿元,同比少增6697亿元。中国央行时隔两年再度降息中国人民银行21日表示,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

当前宏观经济热点问题

1、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 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3、货币信贷增势减缓。 4、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增长、效益比较好的良好发展势头。

今年以来,中央连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重大政策措施,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夏粮增产4.8%,早稻产量达到了321亿公斤,增长8.8%;秋粮生产也将获得好收成,全年粮食总产量将比上年明显增产。    农民增收,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10元,实际增长11.4%,增幅比上年同期高7.6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最高的水平。

1—9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102亿元,同比增长27.7%,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的增速回落15.3和0.9个百分点。    钢铁、水泥投资分别比一季度回落65.5和43.4个百分点;铝业投资则由一季度增长39.3%,转为下降6.5%;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8.3%,比一季度回落12.8个百分点。    农林牧渔业投资增长明显加快,前三季度同比增长21.4%,比一季度加快21个百分点。

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分别增长13.9%和13.7%,增幅比3月末分别回落5.3个和6.6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新增17939亿元,同比少增6697亿元。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93144亿元,同比增长9.5%,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长5.5%;第二产业增长10.9%;第三产业增长8.5%。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8088亿元,同比增长39.8%;     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收入增加4000多亿元,同比增长26.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439亿元,同比增长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7%,同比加快0.6个百分点;     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6.7%,其中出口增长35.3%,进口增长38.2;利用外资继续增加,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21%;     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5145亿美元,比年初增加1112亿美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7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增幅略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110元,实际增长11.4%,增幅比上年同期高7.6个百分点。

农业基础不稳固,耕地面积减少,粮食虽可实现9100亿斤的预期目标,但与9600—9800亿斤的需求仍有500—700亿斤缺口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仍然偏大,物价上涨面临较大压力 金融体制改革滞后,风险增加

最近经济热点

最近带来牛市冲击的新闻。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并对基准利率期限档次作适当简并。

  中国央行时隔两年再度降息

  中国人民银行21日表示,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上一次宣布调整存贷款利率是在2012年7月6日,当时采取的方式是存贷款不对称“降息”。

  对此,有分析人士指出,10月中国宏观数据疲态尽显,反映了中国经济低迷已延续至第四季度,此前部分市场人士关于中国央行将采取降息和降准等传统货币宽松手段等预期就已逐渐升温。

  当天央行还表示,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并对基准利率期限档次作适当简并。

解读: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结合存贷款基准利率各期限档次的使用情况及其重要性等因素,此次对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期限档次进行了简化和合并。这将进一步拓宽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空间,有利于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转变经营理念,提高市场化定价能力;也有利于强化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设,健全利率政策传导机制,为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有利条件。